/>
另,李瑄将自己封为秦王,拜天策上将,兼尚书令的消息送至天下郡县。
无论是节度使,还是郡守、县令,都必须听从李瑄的命令,如有违背,视为叛逆。
特别是李光弼、郭子仪。
之前李隆基听从杨国忠的怂恿,将二人召回来勤王。
本来他们在常山郡大败史思明的数万兵马,占据优势。
但面对危若累卵的潼关,他们不得不听从诏书。
李瑄判断朔方军和河东军刚出井陉。
他下令郭子仪、李光弼掉头,重新出井陉,攻略河北,牵制河北的史思明和蔡希德。
给予河北抵抗的义军勇气。
就看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态度了。
另外,南阳、颍川方面的战斗李瑄觉得不容乐观。
历史上是鲁炅主导南阳之战,惨败给武令珣。
现鲁炅被李瑄留在河中,准备前往波斯。
南阳节度使薛愿、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国珍、襄阳节度使徐浩等聚集兵马在南阳,准备叛军大战。
局势脱离李瑄掌控,李瑄一要让这些新建立的节度使听令,二是以防御姿态固守,不得主动出击。
历史上南阳之战败得太惨,最后将压力都给了张巡。
李瑄也清楚,那些太守节度使不一定都听从他,特别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7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