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故事了,现在那勾栏瓦肆,谁人不知秋肃大侠的大名?”
听闻《秋风记》风靡到了这种程度,杨六娘也差点惊掉了下巴,若唐俭真有这么大能耐,怎么还甘愿屈居人下,没有发家呢?
杨芸茹的关注点则不同,睨了李续一眼道:“嗯?这么说,夫君你是这勾栏瓦肆的常客喽?”
“欸?那没有,那绝对没有!夫人,我都是道听途说,道听途说!”李续慌忙摇头否认,“夫人,我才不去那些地方,你都知道的,平日生意那么忙,我脱不开身的…”
六娘也不想因为自己惹得父母不睦,重又提及唐俭来,“阿爹,这不对吧,唐俭连纸笔都要等我发了工钱才能买上,哪像你说的能靠卖话本子度日啊?”
李续知道女儿在帮自己,于是朝她眨了眨眼,颇为感激地向她解释道:“这写话本子的,当然赚不到钱了!书肆书商才赚得盆满钵满,那些说书人也是瞅准了这个时机,捡了现成的故事去说的。”
听了父女两的一唱一和,杨芸茹倒是有了主意,“行了,这唐俭就留下吧,我看让他当个账房先生也是屈才,让他继续写话本子吧!既然他千帆客的名号已经打响了,我们醉仙楼也正好借这个东风,小六你去央些快嘴说书,就说他的话本子,定能揽一波客人来。”
“夫人,您还真是慧眼识珠啊!”李续忙恭维起来,并补充道:“不过,依我看光是说书还不够,咱们家醉仙楼也不是平头百姓爱来的地方,不若买下几座书肆,专卖千帆客新出的话本子,这样一样,便不愁赚不到银子了。”
“这话不假,不过若有人跟风翻刻就不好了,还得在话本子上弄些记号,不给人学了去才成!”杨芸茹点头,也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六娘到今天可终于明白这句话了,还没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