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熠熠生辉,更缀了八十一颗鲛珠,颗颗明亮硕大,姨母更是赏了她封后时所戴的金钗为她添妆。
但偏偏事与愿违……
后族长孙氏,最盛时一门五侯,姻亲遍京都,门生掌朝堂,世族历经百年,由盛转衰,延至平帝这朝再兴,长孙氏嫡长女嫁与当今陛下谢崇为后,嫡幼女嫁与西南成王为妻,可谓权倾一时,无出其右。
平帝谢崇早年间也是意气风发,名声赫赫,与昭训皇后长孙宣柔也是天作之合,但谢崇刚愎多疑,为人柔懦,又湛于酒色,帝后大婚初也有过如胶似漆,相敬如宾之时,但情浓意寡,君恩流水,两人品性相左,难溶于水,很快便成了一双怨偶,相看两生厌。
姨母崩世前,曾紧握着她的手苦苦念着一个男子的名字,她唤他“桓珩”……
成碧就算是再孤陋寡闻,也听过隆盛二年“崇庆四君子”的盛名,而桓珩正是当时四君子之首,姿容绝世,文采斐然,同她父王并称“文武双璧”,隆盛二年被谢崇钦点为探花,他本为魁首,但因考卷末尾落笔之时,不小心滴落一滴豆大的墨痕,故又了“墨点探花”的美誉。
成碧千算万算都不曾算到,姨母入宫前竟与这位“墨点探花”有一段情,更在大婚之前就珠胎暗结……
这便是后来萧凝裳献给谢宵的绝密,也是谢宵发动储华之变夺位的最大筹码。
先帝谢崇一生后妃无数,纵欢渔色,却不料自己最器重最寄予厚望的嫡长子,竟然是他此生之辱,而那个冷宫出身最卑贱,自己最看不起的儿子,竟是他最后唯一的指望。
其中内幕成碧并不全然知晓,只知那年寒冬奇冷,姨母的身体每况愈下,而谢崇正沉浸在刚刚进宫的那批明媚鲜妍花一样的采女中,未央殿的门他十数年不曾踏入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