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他翻了一遍,没有任何发现,于是又看向坐到一旁的芜茵:“你知道他平时喜欢把贵重物品放在什么地方吗?”
“贵重物品——”芜茵摇了摇头,“他没有藏东西的习惯。”
赵聿时再次扫视了一圈房间,这次他的目光又落到了桌面的合照上。他拿起相框,回过头征询芜茵的意见:“我能拆开看看吗?”
芜茵目光一顿,沉默着点了点头。
赵聿时小心地从相框后方取出了照片,照片刚刚被拿下来的一瞬间,一张迭起来的、泛黄的纸从照片和相框底部的夹层中掉了下来。
赵聿时拿起这张迭成两半的纸,慢慢地将纸打开。
一张不大的纸上,两侧各有一串缩写,被几个圆圈和线条联系在一起。
芜茵走上前,纪珩的笔迹她再清楚不过,她怔了怔:“这是什么意思?”
赵聿时没有说话。他看着纸上的内容,像是在思索什么,低头将纸放到了桌上。
“这是我教他的记东西的方法,大学的时候我们经常一起模拟案件游戏来训练用这个方法记东西和解谜的熟练度。”
“左边最高处的字母,代表事情的起因。从这个字母向下,左边的字母缩写代表客观上存在人和事,线条代表彼此之间的联系,右边的字母代表他怀疑的人和事——这个左边的q在所有字母的最上方,这就是他们开始调查白鹤山项目的源头。”
芜茵的唇颤了颤。
赵聿时坐到了书桌前,指尖指向“q”这个字母旁边的“12-3”的标记。
“大学的时候我和他一起玩这个记东西的方法时,约定过用q这个字母来代表案件中的检举人,h代表警察或其他公检法部门。这个意思是说,在白鹤山项目启动以后,这个q所代表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