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但这就是明星效应,他们的任何作为都会被刻意美化,他们的存在会为人们带来希望。
一年后,一件更振奋人心的事情给予了保罗.加索尔更大的希望——罗杰,一个在美国高中打球的中国籍球员在首轮第四顺位被芝加哥公牛选中。
在此之前,国际球员两大先锋,德拉岑.彼得洛维奇的选秀顺位是第三轮第13顺位,阿维达斯.萨博尼斯首轮第24顺位。
罗杰,首轮第四顺位。
你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可怕的成就,不难想象这对加索尔的冲击有多大。
罗杰的选秀顺位和前两位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当然,光选秀顺位高没用。萨姆.鲍维在1984年的第二顺位被选择,可没人认为他比第三的乔丹、第五的巴克利或者第十六的斯托克顿更强。
在此之前,白人欧洲球员和亚洲球员在nba大多都没有太好的发展。亚裔球员在nba不是没有过,但几乎是小透明,欧洲唯一拥有全明星水准的德拉岑.彼得洛维奇还英年早逝,罗杰在nba的生存难度之大可晓而知。
可罗杰干了什么呢?他近乎从进入联盟的第一天起就成了个超级巨星,他新秀赛季的表现已经让无数媒体感慨“三年后没人是他的对手”,他新秀赛季起就展示出了一部分威尔特.张伯伦的统治力,这种统治力在模特界的体现尤为明显。
罗杰的出现让保罗.加索尔的希望不再虚无缥缈,事实证明国际球员在nba是有生存空间的,而且还能生存得很好。
然后,他经历了堪称梦幻的90年代。
那个在第四顺位被公牛队选中的家伙不仅仅在nba生存,不仅仅成了全明星,还把那个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无所不能的迈克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