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在太学里是极其受欢迎的。
但是当商鞅被清算后,全国上下乃至太学里的师生都对商鞅做了新的定义。
商鞅已经成了两面评价。
太学里也就不再专门教授有关于和商君有关的事情了。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陛下博学,商君书中之句竟然也能铭记良久。臣拜服,拜服。”学监再三称拜。
弟子们望着秦二世,一个个双目中燃着光,却又显得没那么激动。
因为他们感到有些压力,皇帝居然让他们写谏文。
那不是御史台的大夫们才能写的吗?
时代变了,文官官职少,而且随着帝国一统,其权力和地位在大秦官场上越来越高,而武将越来越多,反而显得不那么尊贵厉害。
随着官僚体制越来越完善,大夫已经成为了这些学室弟子们不敢想象的官职。
因为弟子们也开始‘被量产’,他们的未来几乎都是被规划好的,未来要外派出去在边地普法,给六国民众处理基层诉讼。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未来能够凭借优异的成绩,或者说家人运作关系,最后能够到皇帝跟前做法律资讯顾问,又或者被分派到王孙公子边上做有司,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个小小弟子,居然能够有机会写谏文。
从此,这一届弟子们都把秦二世这个人给牢牢记住了。
弟子们感受到,除去秦二世皇帝的身份之外,这个年轻人,他其实很特别。
(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