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镶嵌上光芒永不衰弱的明珠。
对‘道德’的反对,没有比在工业时代开局之前就讲明更好的时机了。
老子曾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最光明的可能看起来是最黑暗的,最前进的可能看起来是最倒退的。
因此最高的道德就是没有道德,是不讲道德。
在老子帛书版《德道经》的第一章,几乎是道家的批儒总宣言。
前面说了儒家的不切实际,宣扬仁义道德。
在这一章里面,老子把他们为什么反对仁义的道理讲的明明白白。
一开口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最高的道德不像是道德,是没有道德,是不需要道德。
怎么理解,最高的道德就是人活着不需要别人的评价,人也不应该对其他人进行道德的批判。
不需要别人对自己的人生指指点点,自己也不想指指点点别人的人生。
不拿道德‘道德教化’、“正义批判”一个人,那就是真正的道德。
上德不德是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真正的道德是没有道德,不道德别人,自己也不被道德。那才叫真正的道德。
下德的道德,是生怕丢掉道德,结果最后呢,答案是没有道德。
每次国家、郡县、某乡邑出了一件事,所有人都在说某人或者某类人失去了道德,
这不过是失去道德冰山一角。
还是放在实际生活之中来说,更有代入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