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无论是佛法、儒学、道教经典,归根结底都是要在人心上做文章,通过一些比较柔软、温和的方式让人的心发生变化。
儒家经典,让王侯将相、公子士大夫上卿们学习,去做民众的垂范。
但是对于底层的民众,他们也有要受教育的权力,否则他们缴纳那么多自己的劳动所得有何意义在。
但是扶苏不想再重蹈覆辙了,扶苏不想再建立任何历史上的宗教。
所以扶苏就需要一个全新的容器,把那些心学的东西,乃至于王阳明学的大意全部塞进去。而且要用逻辑实证推演的方式,使得那些道理都能够被证明,这样就不会让人有拿去作假作伪谋私利害人的机会。
儒家不具备这样的容量,因为他讲究一个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伦理,没有人喜欢自己是下位者。可是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妻关系之中,必然伴随着某一方是下位者。
这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人生现实困境,一旦这些问题处理的变好,心理失衡,不是让他人走向命运的悲剧,就是让自己走向命运的悲剧。
所以,扶苏选择了墨家。
因为墨子提出了一个更为高远、宏大的理想,能够同时让诸多经典里的内容都膺服其下。
兼爱、非攻、尚同、尚贤、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目标,在外人看来都是极其虚幻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因为墨子没有给出理论支持,这些目标看起来非常空洞,甚至显得很是荒诞。
但是扶苏毕竟是穿越者。
谁也没想到,兜兜转转,两千年后,中国人再次提出要建立一个提倡兼爱尚同的社会。
而经历了两千年,经过无数人一代又一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