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的家伙们可就高兴了,他们正愁这件历史大事没办法掩盖呢。有了公子胡亥这样一个真正贤德的老实人出来说话,他们自然狂喜,咔咔就把胡亥的言行都给记录了。
扶苏听说了这些事,那是对这个弟弟胡亥越发放心,甚至都开始犹豫,自己到底要不要让他离开咸阳去到封国。
没了他,自己在后宫可怎么活啊。
——
除了对公子加强教育,扶苏还继续贯彻落实自己的教育治国理念,对那些大秦秦吏们,也相应地加以教化。
但是因为扶苏不希望过分上什么德育课,他拒绝那玩意儿。
不小心就变成了形式主义,大家都是满口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对这些东西满心的鄙夷。
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看扶苏当朝掌权者和行政长官们的所作所为,靠自身身正影响学室弟子。
另一方面,就得选取真正的老师。
很多时候,老师看起来都是老师,讲的概念都是同一个概念。但是肚子里真正有东西的老师,才能让大家接受、记住并且去遵照理念做事;而那些只会泛泛其谈、照本宣科的老师,正因为他们敷衍了事,学生们根本不了解大义,所以才会产生误解。
为了这个事情,扶苏还亲自召见了秦国七十二博士。
周青臣也在博士之列,只是伴随着李斯的离开、姚贾的自杀,他意识到了如今君子当政,他那套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为此现在出面都不敢再强行露风头,规规矩矩站在最后面,唯恐大家翻他的旧账。
扶苏给这些博士们阐述了他的想法,“我秦国以法治国,这是最基本的国策,以后也不会改变。”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