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即便他掌握着至高的真理,大家也不会去听取的。
何况真理奥妙,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足以为道。
只有让那些权贵掌握真经,那些经过长久地‘压迫’、“被改造”的民众,才能借助习惯性的‘向上看’的力量,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知识、智慧,去求知,去完善自己的人格。
大道就像是水一样,它无处不在。可是往往因为无处不在,使得人对它总是看到了而不觉得有什么。在人的观念里,物以稀为贵。
稀少的东西才是贵的,免费的普遍的共有的东西,是不值得珍惜的。甚至很多人对其保持轻蔑的态度。
就好像,人会认为,水这玩意儿不是哪里都有吗,它有什么奥妙的呢。
在非常之时,扶苏只能用非常之法。
这就是扶苏选择了保留贵族的原因所在,他们确实还是有点用的。
而且即便你不保留这些贵族,很快其他庶民夺取政权,又会自封为新贵族、新世家,照样和过去一样。
就因为这件事,扶苏这才让诸多五经博士去想尽办法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贵族来。
对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抱有极大信念的淳于越,还有儒家孔鲋等人,这批最顶尖的真正的老师,他们对这些贵族们的教化出力甚多。
儒家,本来就是教导统治者的。因为统治者手里拿着权,所以才要去仁爱治国。这才解释得通啊!
时隔六年,已经很有几个公子学的很出色了,就算没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没有什么新的体悟,好歹把《易经》爻辞的意思全部背会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