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我怕百姓干菜制多了他们收够了。”
刘知县高兴时带着担忧,百姓夏天的菜吃不完、卖不掉,也会有一些做成干的,却不多。
百姓要干别的活儿赚钱,整天做干菜根本卖不出去。
眼下有人收,百姓可多得钱,却怕百姓做好了,下丘村突然不要了,告示可是衙门发的。
“他们……先照着两千贯钱的来收,黄瓜、茄子、萝卜、豇豆、香菜。阴干的比晒干的贵。
按照新鲜蔬菜价格的三倍收干菜,阴干的多给三成,不够干,或者老的菜做出来的,他们不要。”
朱太一把价格定下来,一般一斤干的需要八到十斤新鲜的才能做成。
收干菜不能按照十倍价格收,给三倍已经不错了。
刘知县听到两千贯,彻底放心,价钱他更满意,替百姓高兴,果然良善之村、仁义之村。
“想是秋后没有新鲜菜,盒饭用干菜代替。”刘知县猜出来下丘村的打算。
“差不多,冬天有萝卜和白菜,干萝卜做咸菜好吃。”
朱太一说着吧嗒下嘴儿,村子的干黄瓜和干萝卜咸菜口感最好。
下午刘知县亲自写了一个告示,其他人抄,文吏和衙役去县中的各处贴,顺便为百姓讲内容。
“太好了,快回家摘菜制干菜,有人收,干的是新鲜的三倍,阴干的多加三成。”
“哪里收?我家菜地的菜多,吃不完,不好卖。”
“玄津桥旁边的福华楼旁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