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黄河存储”虽然拿到了“芯片基金”的50亿投资款,化解了一时的资金压力,但这笔钱两年后是要还的。
为了研发出“3d-nand”闪存颗粒,光是领头人郑前的工资薪酬就达到了三年一亿,其他额外的研发资金、耗材等等更是费无数。
而现在,最顶级的技术只能获得15%不到的利润,而且接下来要想继续保持优势,还要在64层、128层、148层、200层等更先进的工艺上持续投入。
没有高额的利润,显然是无法支撑接下来持续的研发投入的。
莫燃开始对“闪存颗粒”的持续低价有些担忧,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传来。
“黄河存储”生产的“3d-nand”闪存颗粒已经开始在尼采各型号手机上应用,并且成功通过了“华记”的认证,接下来也会出现在华记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上。
虽然利润不高,但好歹产能排满了。
而就在莫燃抽个空处理尼采和“黄河存储”其他的业务时,9月5日,也就是和周海交谈后半个月,一个措不及防的消息传来。
尼采第一款“cr-1全功能型彩超机”工程样机成功生产,初步检测性能达标。
9月5日下午,莫燃出现在“旺隆电器厂”。
“老李,周海,怎么生产进度这么快?”
莫燃看着眼前的“cr-1型智能彩超机”有些惊讶。
为了保证质量,莫燃并没有将生产业务外包出去,而是让老李李旺隆专门成立了一个生产小组,专门负责生产“彩超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