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屋厅堂,
众人随行,进了屋落了座,屋内伺候的丫鬟,开始端茶倒水,自有礼数。
“既然是下了调令文书,你们二人打算何时动身,”
这也是张瑾瑜想要知道的,江南那边闹得正厉害,改田为桑又是内阁所定,地方的争执此起彼伏,该如何说,他自己都没理顺,如何交代,还有大公子以及卢阁老,话中有话,说的也不痛快,
高文略显得兴奋,把之前他们三人商议的决定,和盘托出,也希望侯爷指点一二,遂说道;
“承蒙侯爷厚爱,弟子和师兄,已经把朝廷赏赐的银子,寄送家中,家中也回了信,想着和徐兄商议着,不耽搁时间,一道去江南任职,等安稳下来,再把家中父母接过去,以尽孝道,”
“倒也好,江南富硕,俸禄也高,许些小事,自己拿主意,大的事,不必硬抗,等安稳下来,把家中高堂接过去,享享福也是百善孝道,长文需要尽快安顿,冯家之女的婚约,尽快完结,实在不行,可把家中老母先接到京城生活,一切用度,侯府出,”
张瑾瑜说这些话,是真的看好此人,徐长文生的面容英俊,气度非凡,像是世家公子,要不是路引所写,考签为证,乃是寒门子弟,还真的看不出来,这一去江南,只要任职三年,或者有重大的立功政绩,就可升任六品同知,这样一来,再等上两任,五品知府,历历在望了,
徐长文脸色微红,又有些感动,身家立命,还有前程的路,恩师都已经铺好,无以为报,眼一红,就跪在地上,拜谢;
“弟子谢过恩师,弟子无以为报,”
哽咽中就磕了一个头,高文哪里还坐得住,随之亦然,张瑾瑜受了一拜,就让二人起身,安慰道;
“大丈夫作何女儿态,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今朝廷艰难,朝中众臣勉力支撑,正是尔等发挥用处的时候,江南势力繁杂,多加小心,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