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叨叨说到最后,太上皇忽然抬起头,想在人群中寻找洛云侯的身影。
殿內人群里,
眼看著躲不过去,张瑾瑜紧了一下麵皮,查徐长文,不就是来查他的吗,同党,后台,好像徐长文也没几个认识的人啊,眼见著眾多朝臣,把目光寻向自己这一边,张瑾瑜无奈,只能硬著头皮,在几位王爷嘲讽的目光中,站了出来,
“稟太上皇,臣在此,”
人是站著出列的,也没跪下,不是说张瑾瑜不拜,而是人太多,若是跪下,就怕寻不见他的身影,
太上皇闻言,猛地抬起头,看到人群中,那道鹤立鸡群的身影,英武不凡,带著一股锐气,还是含著军中的锐气,果真是“百年不遇”的帅才,关內平乱,还需要此人做那定海神针。
“好,好一个洛云侯,果真英武不凡,你们张家,世代忠良,驻守边关,朕都记在心上,但此番寿宴,本是高兴之事,不知你如何看待此事?”
想到手上的奏疏,太上皇周圣卓始终不能平復心境,歷朝歷代的皇帝,谁能有他这般在寿宴上,被臣子所骂,史书上必定会记载此事,一代贤名,付之东流啊。
闻听此话,整个殿內的焦点,就落在张瑾瑜头上,不说勛贵这边忽然窃窃私语,就连文官那边,也都坐立不安,不知洛云侯又有何惊世之言。
但恰恰是这句话,把张瑾瑜问住了,门生犯了错,为师者必受牵连,既如此,还要问他做什么,或者说,太上皇的意思.不在此处,看了看跪在前头的顾阁老,自己也不能落於人后,刚刚读的那些,写的是什么自己也没记住啊;
“启稟太上皇,徐长文乃是臣的门生,若是说有罪,臣也有罪,但臣刚刚光知道吃菜,具体奏摺写的什么,臣也没听清楚,但臣以为,不管做什么,无非是一个理字,首先断言此人的人品,就像江南那些来京受审官员,都说自己是清官,可是一抄家,都是几百万两白银子,他们说的再多,臣也不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