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酣,丝竹管乐飘出半里之地,而在云山秋水湖畔的鸿臚寺,早是另一番沸腾景象。
晌午的时候,鸿臚寺前院外,早就被各色马车轿子围堵,有穿绸缎马褂富商长者,有穿长袍老者,还有孙儿搀扶的士绅员外,还有问询赶来的六旬老农,都是来参加奉了皇恩的“千秋宴”,沾沾太上皇的喜气。
鸿臚寺本是朝廷接待外邦使者所建造,后来顾忌诸位王爷,也就在山底扩建,足足大了数倍,此番寿宴,朱漆大门敞开,两边掛上一个“寿”字。
並且在大门两侧,站著一眾身穿绿袍小吏,手里捧著名册,挨个核实来者身份,对上姓名籍贯者,方可入內。
院內早已经清扫过,几棵百年老魁树枝繁叶茂,树下各处,摆著八仙桌,桌上虽然铺著粗布桌布,但摆著的碗筷,一点不少,东南临时的灶台,早已经忙的热火朝天。
“哎呀,张老哥,您也来了。”
一个穿著蓝布短褂的老者,拍了拍邻桌人的肩膀,嗓门洪亮的盖过了周边的喧闹声,
“我以为你腿疾犯了,来不了呢。”
被称之为张老哥的老者,嘿嘿笑了两声,露出豁了牙的嘴,
“皇恩浩荡,就算是爬,也得爬过来,你瞧这肉,燉的软烂,还有这白面饃饃,比过年吃的都强。”
说著,就夹起一块燉的油亮的五肉,往嘴里塞去,油汁顺著嘴角流落到唄的鬍鬚上,这也算鸿臚寺孙大人的嘱咐,现在每一张桌子上,放置一筐饃饃,和一大坛燉肉打底,其余的菜品,隨后在上,底层百姓,唯独缺这一口肉食而已。
周围的人一听,顿时响起一片附和的笑声,有人说自家儿孙如何爭气,有人抱怨地里收成,还有人掰著手指头,算著太上皇的年岁,感慨活了一辈子,头一回见到这场面,有人还在那说著,当年太上皇何等威风,打入京城的,听的眾人阵阵叫好。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