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既如此,陛下,臣就开始拆了。”
或许是刑部侍郎常佐,手上力气可不小,双手一动,已经把信封拆好,里面露出一沓卷宗,供词,还有两个摺子,
因为卷宗太多,所以寻来两个內侍太监,一人拿一份,在他手上,则是淳阳知县徐长文覲见的摺子。
“陛下,诸位阁老,臣手里的这个摺子,乃是淳阳知县徐长文所写,记录江南毁堤淹田一案,和江北五县启封案子,另一封,是永寧县令徐东呈奏的记录文案,还有文书。”
介绍完之后,常侍郎便摊开摺子,沙哑的声音开始诵读;
“圣人在上,臣淳阳知县县令徐长文,叩见陛下圣安,臣作为金陵大案副审,已经全程如实记录,江南毁堤淹田一案,表面上是入夏前雨水暴涨,堤坝不堪重负,实则是金陵一眾官员的默许,金陵通判负责下令,衙门捕头等人负责实施,另有扬州府军校尉为人证,致使淳阳,永寧,上虞,安寧,加之江北五个县等地百姓受灾,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江南上好田亩毁於一旦。”
说到此处,奏疏虽然刚烈,並无不妥,常佐顿了一下,继续念道;
“而这背后,江南织造局总管太监杨驰,亦是参与其中,与江南巡阅使景存亮合谋此事,妄图藉此灾难,以低廉价格收此上等良田,兼併百姓田亩,用之蚕桑丝绸之利,改田为桑,如今变为以改兼賑,到最后,二者不可兼得,臣问金陵通判马广诚,『何意如此草芥人命,』答曰,『织造局归杨公公管,杨公公归宫里面管,宫里面,自然是听皇上和太上皇的,如今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太上皇,』臣又问,『为何是为了太上皇,』答曰『织造局是为了赚银子,江北五县开採玉矿,搜刮民脂民膏,还不是为了太上皇修道之用。』臣怒斥!”
常佐话还没说完,太上皇已然变了脸色,更有不少勛贵,脸色变得煞白,百官更是窃窃私语,在空旷的大殿內,嗡嗡作响,这是审问哪门子案子,
就连张瑾瑜都挺听得心神巨震,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