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劣势。今天的例会主要就是探讨具体应该怎么样的应对和操作。
我主动提出来,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守株待兔等待作者投稿,我们也可以去网路上寻找那些写得好的作者,主动联系约他们过来写稿,一为增加了稿源,二来我们也可以儘快的跟上时代的进展,儘快的摸清现在年轻人都爱看什么样的作品,这个主意获得了主编的讚赏。
我也是在这时候开始关注各大文学网站,才发现网路文学的发展确实有它的可取之处,不仅任何会打字的人都可以註册成为作家,还可以方便的与网站签约进行作品收费,这一下子转跳出了传统出版投稿、筛选、初审、复审、终审、排版、印刷、发行,等等一系列繁杂琐碎的过程,一本传统出版的作品从接定稿到市面销售,快的话至少几个月,慢的话可能一年半载都有过去了,这跟即时快捷,随时都可以上传章节销售的网路文学简直是无可比拟。
而且,网路上的作者各种文化层次和年龄层次的人都有,随意看了一眼,便被这些作者五花八门的写法和天马行空的幻想能力所震撼,这才是真正的百花齐放,与这么年轻现代的网路文学来比,传统出版实在是有点落后和守旧了。
其实,我一直都在关注这个问题,而且脑子里有了一些想法,在会后与主编也单独谈了谈,我的想法是做一期网路文学知名作品的出版策划,这一期的书全部引进几个知名网路文学网站排行前几名的作品,用来试探一下我们从未涉及过的市场,我知道我的想法有点大胆,这一系列的书我的想法是先出10套,试试市场反应,如果好的话可以再加量引时,如果不好的话尽可能的为公司节省成本。
公司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尝试,我也查阅了不少别的同行关于引进网路作品的消息,发现其实台湾那边早在好几年前就有过先例了,而且效果还不错,国内是比较少的,但也有试着做的,据说效果还可以。
谈了整整一个上午,我和主编一起定了一个比较细节的计画,下午便开始在几家知名网路寻找稿源。这期做的主题是打算出一系列古典言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