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累,皮开肉绽,鲜血淋淋。每到石重贵发作时,梅妃都不得不忍辱含垢牙关紧咬,痛彻骨髓。
石重贵的变化,让梅妃对后半生的指望终成泡影。梅妃已不再对石重贵有一丝憧憬,她只想早日逃离,早得安寧。
皇帝石重贵沉迷肉欲,这可乐坏了一班文武大臣。一时间,大晋的文臣武将、皇亲国戚,纷纷出笼,作威作福,姿意横行,毫无约束。
大晋这般气象,可急坏了老将军刘知远。
深夜,刘知远强行进了太后的佛堂。
“太后,梅妃如此撒野,此亡国灭种之祸也!”刘知远长跪不起。
大半个时辰过去,太后的木鱼也实在敲不下去了,只得放下玉槌,摒退左右,起身说道:“刘老将军请起,哀家就应了你。你说吧,不要忌讳,哀家都听着呢。”
“太后,梅妃祸乱宫闈,丧尽人伦,天理不存。以至臣子忤逆,百姓不仁不义。望太后念及江山社稷、万千黎民,除害群之马,除害人之贼,重振朝纲,重申法纪,中兴大晋。如此则万眾欢欣,万世铭记。太后,老臣恭请太后三思。”刘知远说罢不住地叩头。
“老将军,你叫哀家怎么说呢。当年哀家做公主时,曾数度提起将梅儿许配给重贵,后梅儿做了梅妃,断了重贵对梅儿的希冀,是先帝对不起重贵。等到梅妃成了梅太妃,重贵还是念念不忘,不能捨弃,以致做出了颠倒人伦之事,说来实在是有违天理。但哀家念及重贵对梅妃的情义,也就佯作视而不见,不睬不理。没成想,如今的梅妃竟成了前唐的杨贵妃,专宠皇上,伤风败俗,败坏朝纲,致使朝政荒废。现梅妃坐大,且其武功盖世,哀家也是无能为力。”太后叹息道。
刘知远急忙争辩道:“太后,梅妃不除,国将不国。置此国难当头,尚需太后做中流砥柱,末将愿为国效力,亦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