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位说话的人官职也不小,一位是通政司长史,正三品,叫做李纯。
另外一位是光禄寺卿,正四品,名叫周恒。
这两人虽然不是朝堂上重要部门的主官,但是说起来和皇帝都是比较亲近的。
通政司,全名“通政使司”,简称“通政司”,其长官为“通政使”。
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俗称“银台”。
通政司的职责主要是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因此,通政使司负责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等事项,通政使负责将这些章奏和申诉呈递给皇帝。
通政司的长官是通政使,其下设有左、右通政和左、右参议等官职,品秩较高。在明代,通政使一人,正三品;左、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参议各一人,正五品等。
虽然通政司在名义上有一定的职权,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太大的实权。
因为章奏和申诉等文书在通政司转呈之后,往往会直接呈递给皇帝,通政司并没有对这些文书进行审查或处理的权力。因此,通政司被视为一个“清淡衙门”。
而光禄寺是负责皇帝饮食的机构之一,主要负责皇帝日常食材、原料、调料的采买购置,相关账目汇总记录,以及祭祀太庙、重大宴会的策划与实施,外国使臣的款待等。同时,光禄寺还负责宫中太监、宫女们的口粮供应。
光禄寺设有卿一人,少卿二人,寺丞二人,负责寺内各项事务。下设典簿厅和银库,负责记录收支账目和处理财务问题。
此外,光禄寺还管辖着一些下属机构,如珍馐署、良酝署、掌醢署等,负责不同的食品制作和供应任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