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萧宸也确实不曾冤枉此人。
商人逐利,吴秀柊的崛起虽少不了幕后之人的帮扶,对自个儿的「主子」却仍有着相当程度的戒心跟防备。也正多亏了这一点,萧宸遣人一番查抄,不过半日就由几个潜龙卫先前一直找不到机会下手的暗格里抄检出了几封信件来。
信件来自于幕后之人,时间有早有晚,内容大多是一些指示,比如让吴秀柊设法筹措出一批粮食暗中移交给晁氏马帮,又比如暗示他「近期将有大变」、可以藉机「挪去拦路石」等。尽管部分内容不是说得影影绰绰,就是刻意用上了事前商量好的代号指代,可单单将粮食移交给晁氏马帮一项,就足以让吴秀柊人头落地了。
但吴秀柊也觉得自己十分无辜。
通敌卖国那可是一沾上就倒大楣的事儿,他虽听从「主子」的指示将藏下来的米粮交给晁氏马帮,却当真不晓得这支马帮不仅是北雁人的探子,更是北雁国主贺兰玉楼的心腹人马。他上有老下有小,即使自个儿给「主子」坑得难逃一死,也是无论如何都不想让今年才刚满三岁的独子同他陪葬的。所以事情给掀出来后,早给吓蒙了的吴秀柊一遭提审,便当着问案之人的面一五一十地将「主子」的事全盘交代了出。
幕后之人也算是有几分谨慎,同吴秀柊来往的书信虽有落款,却也只是用以验证身分的暗记而已,并没有直指其真实身分的线索。就连吴秀柊自身,对这个「主子」的身分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道对方地位高崇、手眼通天,在朝中也颇有几分能耐;其余则全都两眼一摸黑,怎么说也说不清。
或许是生怕自己给出的证据不足以保住独子的性命,吴秀柊搜索枯肠、苦思半日后,又说他觉得「主子」必定是当朝几位王爷中的一个,且十有八九便是背后有陆氏作为倚仗的楚王萧瑜;却忘了他昔年与「主子」结识发家时,作为先帝么子的萧瑜才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少年,与他原先描述中那个「器宇轩昂的青年」根本兜不上边。
见此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