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放下,这才让少年能够在连日的煎熬中得着少许喘息。
不过他忙归忙、烦心归烦心,却始终没忘了分出心思留意他那位好大哥的动静。根据潜龙卫送上的情报,萧宇一心想将自己塑造出一个礼贤下士、英明睿智的贤王形象,不仅这些日子时常在潁王府举行诗会文会,还时常微服到那些应试举子群集的客栈酒楼晃荡,在那些人高谈阔论时来个击节讚赏,或者玩一齣「将某某才子请到包厢」、以赏识为由紆尊相交的把戏。
大抵来说,一般稍有见识、对时事及朝廷现况有些了解的举子,对萧宇的招揽不是一笑置之,就是不以为意。託辞婉谢已经算是相对客气的反应了;若遇到某些性子耿直火爆的,有时甚至会直接骂一句「居心叵测」或「假惺惺」,让意欲藉此收揽门客的萧宇心下暗恨,却为了保全那副贤王面子而只得生生忍下、只在回府后连骂几声「不知好歹」。
好在这世上聪明人不少、自以为聪明的也很多。想着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一些投机之人便另取蹊径地投效了萧宇、打算从这位皇长子身上挣一把从龙之功,这才让潁王殿下斥资无数的「礼贤下士」不至于彻底沦为一场笑话。
但在萧宸看来,萧宇这种拓展心腹势力的方式根本是自个儿将自个儿往绝路上推。
大昭延续至今已有七代,许多方面的规矩都考虑得十分周全。比如皇子封王,基础人事和起居支出都是由皇家直接支付供给,确保这些王爷能够过上足够气派体面的生活,却不会有太多能拿来做怪的间钱。萧宇母家势微,在财力上能得着的支持本就十分有限,如今又要出钱出力地供着这些门客,只怕还没得着收穫的一天,就先要让这些皇长子党的「中流砥柱」彻底榨乾了。
──更别提如此积极蒐罗心腹结党营私,只会更招了父皇厌恶。
萧宸对这位长兄的手足之情早在上一世就已消磨殆尽;眼下抱持的态度也不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已,自然不会对萧宇自寻死路的举动加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