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还不只如此。
盛京城内的宫殿原有三处,分别是兴和宫、东宫和长乐宫。兴和宫是内外朝所在,整个大昭的政治中心;东宫则一如其名,为太子受封后的住处和衙署。至于长乐宫,原是太宗皇帝退位后所建,歷来皆为上皇或先帝后妃所居,却因在康平之乱中毁损严重而弃置多年。故隆兴朝以来、这十多年间真正有在使用的,仍只有俗称「大内」的兴和宫而已。
本来按大昭仪制,太子受封后便当迁出大内入主东宫。但萧琰好不容易迎回了分别多年的爱子,正是恨不得天天将人在眼皮子底下搁着的时候,哪里会捨得让他搬到连驱车都要耗上半个时辰的东宫去?便以「东宫久旷、不宜居住」为由直接否了此事,改而于兴和宫内另起新殿,让爱子能够住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
当然,宫殿兴建费时;在兴麟殿建好前,萧宸便还如幼时那般于紫宸殿暂住。如此盛宠,让此前还信誓旦旦地称皇五子萧容有望大位的人全都瞬间销了声匿了跡,这才忆起了昔年萧宸尚未出事时的无限风光。
相较之下,与这道立太子詔令一同下达的、封皇长子萧宇为潁王并着其出宫建府的旨意,便连半点水花都不曾激起、被深受打击的眾朝臣忽视了个彻底。
萧宸被立为太子,得到的待遇是帝王无视本就存在的东宫、特意为他于兴和宫内另起新殿;萧宇被封为颖王,得到的待遇却是帝王直接在京中指了个宅子让他修缮入住……如此明显的区别,自然给身为长子的萧宇带来了极大的打击。
毕竟,在人人都以为萧琰打算「选贤而立」的时候,萧宇因母家卑微,得到的关注着实不小;甚至就连他自身,都觉得作为皇长子的自己,是眾皇子中是离储位最近的那一个。正所谓期待越高、受伤越深,妄念的破灭与全然迥异的境遇让他彻底失了常心,以至于在宫中偶遇久违的二弟时,便明知得罪了对方绝没有好处,他却还是不阴不阳地出言刺了对方几句,才一脸晦气地掉头离开了现场。
对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