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新旧兼并,中西合质”这样的艺术理念,不是谁都会在那个年代提出来的。
其实,哥哥的造型和程蝶衣仍有相似之处,可是,你只须看他的眼神,便知道眼前这个绝不是程蝶衣,就像哥哥所说的一样,他从来都不是程蝶衣。
蝶衣,是柔弱的、敏感的,让人一看就想要去保护。而梅兰方,却是柔中带刚,有凛冽的一面,更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勇气与力量。
安宁的戏份很少。在这一版里,没有什么雨中相遇也没有一见钟情,大胆表白。最初的相遇,甚至都不是安宁来演。梅孟初相见,孟小冬不过18岁,名为成功未就。此时梅兰方已是名满四海的大师。虽然陈铠歌曾有意让安宁自己演这一段,可安宁最终还是放弃这个诱人的想法。而是特意请了一位在上海戏剧学校学习的年轻女生。
一场堂会,两人的表演打动众多戏迷,进而由梅氏智囊团促成两人同台合演。然后,是因有地位的戏迷相逼。孟小冬向梅氏诸人求助,经由说和,梅孟二人终成伉俪。
而安宁上场,便是已经身为梅氏外室之时。不曾入住无量大人胡同,而是在外赁居易剑小四合院。
这一段戏,是张、安两人最亲近的嘲,也是全剧最温情的一段。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漏*点,却格外温馨。
梅兰方手把手教孟小冬习字,教她作画,与她以戏诉情,拥着她一起看亲手放上空中的白鸽
只是,这样的欢欣却毕竟是少的。当梅兰方不在身边时,孟小冬会轻轻抚摸着已经封箱的戏服,会无言地望着深沉的黑夜,也会在徘徊时在胡同外听梅府中的欢声笑语,高朋满座。
也就是借孟小冬的臆想,拍了一段梅府中缀玉轩中高朋满座的嘲。不仅仅是国内的文化人,影像中闪过大诗人泰戈尔、美国好莱坞影帝范朋克、意大利女歌唱家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