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声不响地走上前。
久别重逢,钢琴家本该有千言万语有待表达,可当他意识到,即便这里是生他养他的世界,他也无法再次属于这里时,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出口。
他跟随父亲回到了居住了十多年的小房子。屋中的陈设几乎一成不变——同样的陈旧,同样的狭窄,唯一显着的变化,是yamaha118c不见了。父亲说,听到他成名的消息后,他就把琴卖掉了。他想,那琴,儿子已经用不到了。
听了父亲的话,钢琴家竟感到一阵莫名的恼怒——钢琴也罢、父亲也罢、窄小的房间也罢。他甚至从心底感到惶恐,就像在一锅已做好好的汤中,加入了某种不相衬的香料。或许是汤太过平淡,又或许是香料太突出,总之,汤已无从下咽。
三天的采访结束之后,钢琴家又在镇上停留了一些日子。他像赌气似地掷重金购买了最奢侈的宅院,又以几乎相同的价格,定购了第一架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施坦威钢琴。他把钢琴摆在由餐厅改建成的硕大琴房内,心情终于好了一些。
他请父亲到新宅里居住。起初,父亲一再推辞,说住惯了老房子,直到儿子威胁——不住,就别想再见到他,父亲方才同意下来。
这样一来,心中有如一块重石落地,钢琴家终于如愿以偿。
搬家过后,他和父亲一起小住几日后,便返回工作中去了。
那以后的日子,父子二人依然聚少离多,他也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日常联系基本依靠书信,大体三比一的比例持续——父亲的来信与钢琴家的回信。
忽然有一天,他接到了父亲的长途来电——这是极为罕见的情形。
电话中,父亲先同儿子寒暄了几句——无非是注意身体,别太疲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