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陶凤英闻言也大吃一惊,脸色阴沉难看之极,以她的智商稍稍一作揣度,几已理清儿媳草菅人命的动机。
心中亦是不悦,怨谢惠兰自己肚皮不争气,又无大妇的气度担当,量浅又善妒。
纵然你娘家位高权重,童家这些年也仰仗不到半点,时常还要遭受冷嘲热讽,暗示两家门户悬殊,高低不配。当初将谢惠兰下嫁已是莫大的恩典,作为童家人,一辈子都要对他家感恩戴德,抬不起头!
陶凤英洞察端倪内情,且知之甚详。童家看似红火依旧,其实已经注定江河日下了。
当初与白家联姻便是欲沾其光,投注在白行健身上,也算眼光独到,巩固了根基,慢慢也模仿白家由军转政,却又舍不下军中的势力,首鼠两端,做不到白家那般果断和彻底,无形中犯了忌讳。
和平年代,军方势力能量越来越小,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手中握着一部军权,更应韬光养晦,明哲保身。
童家虽然在野战部队影响不大,预备役武警编制中却份量不轻。家中独子投靠白系,真正图谋的也正是借白家之手,谋取政法领域的权力。
也几乎如愿以偿,眼看风生水起,好梦即将成真,至少已经遥遥在望。却不料局势风云突变,童重的仕途忽然受挫,始作俑者竟然是一向低调稳重的白家。
而今圈内尽知,定鼎之局几已眉目初显。于童家而言局势已迫在眉睫,短时之间,华夏国内军政两届都会重新洗牌,童家在政坛碰了壁,与谢家形同陌路,与白家也渐行渐远,而军方势力也将随着大局的尘埃落定成为明日黄花。
家族颓败为时不远,就连后裔子嗣也是后续无人,萧瑟之音靡靡奏响,是坐以待毙接受悲凉落幕还是铤而走险以整个家族的命运为赌注,最后再孤注一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