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详细商议作战计划,他们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夏日的雷鸣,在营帐中回荡。他们谈论着兵力部署、战术策略,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仿佛是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网,试图捕捉住胜利的曙光。
……
六月十九日,京师东直门。这扇门在明朝初年叫崇仁门,到了永乐年间改成了东直门,和西直门遥相呼应,寓意着民众兴办教化,东至东海,西至西陲。此时,夏日的阳光如同熔化的金子,洒在这座古老的城楼上,给这座古老的城门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因为这座瓮城比较小,而且经常有郊外的商贩经过,所以它是京师九门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但它的历史却如同一位沉默的老者,默默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刘肇基身着铠甲,大步流星地走进瓮城。他验明了身份后,穿过门洞,只见里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京师的繁华景象一览无余。商贩的叫卖声、马车的辘辘声、人群的喧嚣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首热闹的交响曲。虽然江南也很富饶,但那种烟火气却比不上京师,这里的繁华中带着一种皇城的庄重与威严。
刘肇基刚迈出一步,一个小孩突然出现在他身边,小孩八九岁的样子,长得十分可爱,穿着破旧的蓝衣裳,梳着一条长长的辫子,手里还拿着一叠纸。他瞪着大眼睛,看着刘肇基,喊道:“军爷小心,别踩着我了!”
刘肇基笑着问:“小孩,你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呀?”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仿佛春天的微风。
小孩眼珠一转,用稚嫩的声音回答:“是报纸。”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得意,仿佛手中拿的是一件稀世珍宝。
“什么报纸?”刘肇基好奇地问。
小孩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反问道:“军爷不是京师的人吧?”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仿佛一只小狐狸。
“我是从南直隶来的。”刘肇基边走边回答,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