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他还担心放权后会导致党争加剧,各派系为了争夺权力而斗得不可开交。但仔细琢磨后,他又觉得自己是多虑了。党争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争权嘛。现在权力都分散到各部门了,他们反而不知道该争啥了,因为最大的那块蛋糕——皇权,已经不在桌上了,他们再争,也只是小打小闹,掀不起什么风浪。
管理国家和企业一样,都得有长远眼光,不能光顾着眼前的蝇头小利。科学的伟大成就,都源自于思想的自由碰撞。专制制度只会禁锢思想,让科学进步停滞不前。林小风想做的,就是减少专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让大明成为一个充满活力,思想自由的国家。
如果这次试验效果不错,朝纲不乱的话,那他就打算时不时地放放权、收收权,让大臣们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同时皇权也不会旁落。这就像放风筝,线要时紧时松,风筝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面对李邦华提出的三个问题,林小风微笑着回答:“李阁老考虑得真周到,这些都不是难题。”他耐心地解释说,以六部为例,在放权期间,各衙门的事务由尚书和侍郎共同商量决定,他们还可以代替皇帝行使官员的任免权。如果发现有人偷懒或者搞小动作,可以先暂停他们的职务,再报给皇帝处理。至于内阁嘛,就是负责协调各衙门之间的事务,权力在各部尚书之上,就像是一个总的调度室,确保各部门之间运转顺畅。
听了这话,李邦华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只要内阁的权力还在,他就不用担心什么了。他暗暗佩服皇帝的深思熟虑,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感到一丝庆幸。
林小风提出放权的建议后,朝堂上就像炸了锅一样,热闹非凡。有人赞成,认为这是改革的好机会;有人反对,担心权力下放会导致混乱;还有人保持沉默,心中拿不定主意。大家都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都不明白皇帝的真实意图。
由于意见不统一,会议只好暂时搁置。但林小风并没有灰心,他打算下次朝会再议此事。他相信,只要耐心解释,大臣们一定会理解他的苦心。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