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中闪烁着对景常浩的信任和期待。
“臣遵旨!”景常浩身形一挺,恭敬地领命。
“阎添禄,我交给你一万大军。当宗敏攻打灵璧、泗州时,明朝很可能会派宿迁的仆从善南下救援。宗敏负责围攻,你就负责打援!”李自成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智谋。
“臣遵旨。”阎添禄身形魁梧,面容坚毅,他恭敬地领命,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谷可成,你领兵一万去攻打凤阳,引诱马士英出城。”李自成的目光转向了另一位将领。
“桑东序,你也领兵一万,埋伏在谷可成后面,等马士英轻敌冒进时,就两面夹击他!”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战意。
“郝摇旗、刘体纯,我给你们一万军队,去攻打蒙城县,攻下后原地休整,以防西面的敌人。”李自成的目光扫过最后两位将领,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西面?”景常浩有些疑惑,他皱了皱眉头,不解地问道,“襄阳、承天府都已经在我们手里了,为什么还要重兵防守?大军行动,绕路不易。就算明朝的小股部队能绕过去,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景常浩的话,确实在理。行军打仗,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天时难测,所以地利尤为重要。地形开阔,行军就方便。比如说,一万人每天行军四十里,需要八个小时,平均每小时走五里左右。但如果在狭窄的道路上,只能四人一排,前后间隔一丈,一万人通过就需要一个小时。如果改成八人一排,就只需要半个小时;十六人一排,就只需要一刻钟了。这只是行军速度上的考虑。两军交战时,如果一方阵型已成,另一方还在路上,那胜负就显而易见了。同样地,快速通过地形,敌人的探子就来不及反应,我们奇袭的机会就大大增加!地利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李自成轻轻摇了摇头,他的目光深邃,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智慧。“李先生和红娘子并没有固守承天府和襄阳,他们会适时撤离,以图更大的战略目标。”他的语气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