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千文的。而到了宋朝,虽然名义上一贯等于一两白银,但实际上只有七百七十文。他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追问:“那实际上呢?”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锐利和洞察,仿佛已经看透了这个数字背后的真相。
“实际上……大约可以兑换到一千五百文左右。”邵师韩如实回答。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对这个数字感到非常惊讶和不安。但他知道,这个数字是真实的,是无法改变的。
林小风手里紧握着那枚铜钱,铜绿斑驳,却似乎蕴含着某种历史的重量。他的眼神转向邵师韩,那是一种深邃而充满智慧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师韩啊,户部有没有考虑过铸造银钱这种事儿呢?”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邵师韩闻言,脸上露出了几分惊讶。他深知林小风对于国家财政的敏锐洞察力,也明白这个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对于国家经济命脉的深刻思考。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说道:“陛下,您提到的银钱,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明朝的铸钱体系,历来由工部的宝源局和户部的宝泉局共同承担,各地行省也设有分局负责铸钱。但这银钱之事,臣等还未曾深入考虑过。”
林小风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邵师韩的赞许,也有对国家未来的期许。“没错,我听说在福建、江浙那些繁华之地,洋人交易用的就是银钱,老百姓管它叫番钱。每枚都有七钱三分五厘重,样式多得数不清,有马剑、洋船、双烛、水草文等等,真是琳琅满目啊。”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那种新奇的货币体系的向往。
邵师韩听着林小风的描述,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好奇。他想象着那些形状各异、图案精美的银钱,在市井中流通的情景,那是一种怎样的繁华与便捷啊。他忍不住问道:“这种银钱的好处,就是不用每次交易都称重,只要磨损不太严重,就当七钱三分用,商人们用起来确实方便。可是陛下,您想铸造银钱,这是为了啥呢?”
林小风没有直接回答,他的目光穿过窗棂,望向远方那片繁华的市井,心中涌动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等市面上银钱多了,我就打算禁止用白银交税,只收银钱和铜钱。”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