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以断炀帝后路;中策是西入长安,以控制潼关;下策是攻击附近的洛阳。
楚国公采纳的恰恰是下策。进围洛阳。久战不克,大隋援军到来,反军腹背受敌,被迫西撤。八月初,杨玄感死于非命。
如今,李世民竟然说有四?
“第一,率军北上,占据幽州(实为古幽州,杨广刚取消州郡县制。众人惯性称呼),可得幽州富饶财富兵源,据北称王,以待大势。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边城,断远征军和圣上后路。到时天下大乱,以楚国公为尊了;
第二,南下江都,以最快速度横扫南方,据南称王。坐看天下风云。很大可能是南北对峙,最后胜方还是楚国公的可能性较高;
第三,西入西都长安。控制潼关,掌控文武百官,争取陇西集团和诸多豪门士族的支持,非王而王,还能最大程度动摇大隋根基,甚至可纂位称帝。
第四,才是进军东都洛阳,据之以挡大隋援军!”
“呃……”
包括武信在内。众人一怔。
不同的是,武信是讶异李世民提出的南下江都,不愧是比李密还强悍的存在。
众人是讶异李世民的惊人智慧、思维和大局观,而武信所提的路线,恰好就是李世民所说最后一点。
“哦?以世民认为,哪条路线最好?楚国公会选择哪一条呢?”武信饶有兴趣追问道。
“路线好坏,依次而下,第一条自然最好!”
李世民毫不犹豫应道。引得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