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他的头脑很聪明,不读啟聪(註)读一般国中,还在a段班名列前茅,性子却是孤又傲,朋友寥寥可数……】
(註:啟聪,专给听障学生就学的各级特殊学校,学杂费比同级的寻常公立学校要优惠,教师都是修过特殊教育学分的。)
【他人缘不好不是被排挤,只是生性不喜与人亲近。每当生日前几天,他都会带糖果分请全班吃,却不轻易收下同儕的回礼或餽赠……】
【他很容易把同学们打趣说笑的内容当真,儘管态度还是客气有礼、不冷不热,跟他同班过的人都知道刘志彦一旦认真了便不容易释怀,要教他说笑话,难度比泳渡整个太平洋都大……】
也多亏他家雇的阿婶每天在拿点心过来招呼大家用的当下,总爱跟老师傅们五四三的聊八卦,否则我连这些皮毛都没机会收集。
最后一次下工,我挤在货车的后斗上频频往回望,心里觉得有些不捨,却说不上来这样的心情是建筑在怎么样的基准上,只知道单薄的少年偶尔那几次挺直背脊抬头看夕阳的剪影很唯美,美得让我怎么看,都觉得看不够。
但也仅此而已。开学后,忙碌的大一新生活让我无暇多想,美丽的剪影毕竟不曾肢体接触过,没有留下触觉,连视觉上的存档都很少,刘志彦在我心里逐渐褪色成泛黄的回忆,似乎已是无可避免。
我读的科系对我来说颇有渊源,基础稳得很,开学没多久我就在日文系混出不小的名气,这要归功于爸妈忙于工作后家里请了个番语、日语说得比台语、国语还要好的邹族阿姨。
阿姨到我家的时候年纪就已五十好几,因为祖先念念不忘自己是模范蕃童(註),传到她她也总说自己是日本人。她从小到老对日语的学习与推广总是特别执着又狂热,家人在部落受到排挤后举家流浪在山城与都市的边缘,贫穷害她空有才华却得不到正式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