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教育家爱提倡课外活动,老是说:「本校学生从课外活动学会团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从书本上未能学习到的知识……」巴拉巴拉说一大串冗长的话,实际上,学校也只是想透过课外活动发掘有才能的学生,再让他们参与各种比赛,「为校增光」,彷彿学生的成就不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而是属于那个将他们培训成才的学校。
事实上,大多数学会的内部运作都一团糟。林春待在中文学会中,因为年级高且成绩好的关係,所以他是该学会的副会长。他也是当了副会长,才发现原来学会的帐目一直混乱不已,会内实际持有的金钱,与帐面的数目是不符的,时多时少。
他曾问过学会的财政,那财政说:「我也问过老师!可是他说,我们学会年年如是,不必穷紧张!反正照着上一年留下来的帐目,再加上今年的杂费,重新『作一盘数出来』就可以了!大哥,我怎知道要怎样『作一盘数』啊!我只是个小小财政,还只是数学科考好一点才被逼做财政,那老傢伙还真把我当作会计吗!」
此后,林春对于学会的帐目也没再说什么了。除了帐目不清,还有就是作风因循。不只中文学会,其他学会也是,每一年要做所谓的「工作计划」、「会议纪录」(至少召开三次干事会议)、财政报告和学期末的工作报告。
结果每年的学会活动都跟前一年一样,连带的,连会议纪录上面的讨论事项也和往年大同小异,因为举办的活动几乎全是一样,讨论的杂项自然也是一样。最后,除了财政报告之外,工作计划、多份会议纪录及工作报告,都是照着前一年的样子做,内容几乎完全一样,只除了人名和日期不同。
由于每一年的档都会储入一隻光碟,所以只要将上一年的档打开,再在word档改少许资料,一份「新一年」的报告就诞生了。林春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同一样的内容,还要每年再用新的纸张去再印一遍?这些就是教育家所谓的「团体精神」、「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意思维」吗?
但中国人就是这么一个因循守旧的民族。他们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