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然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
二十八年,始皇帝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
三十六年,始皇帝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玉玺遮道,,与从者说:持此还祖龙。说完此人便不见了,此玉玺复归于秦。
始皇帝崩,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
后至王莽篡权,孝元皇太后将印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
袁术心想,既然此玉玺能够到自己手里,可见天意如此。自己不当皇帝,枉为此生。
主意已定,大会座下文武。
“昔日,汉高祖不过是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袁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我欲应天顺人,正位九五。尔等意为何如?”
主薄阎象出列:“不可。昔周后稷积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犹以服事殷。明公家世虽贵,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此事绝不可行!”
袁术大怒:“我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又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我字公路,正应其谶。今又有传国玉玺,传入我手,此乃天意。若不为君,背天道也。我意已决,再有多言者立斩不饶!”
遂建号仲氏,立台省等官,乘龙凤辇,祀南北郊,立冯方女为后,立子为东宫。
长史杨弘建言:“可娶吕布之女为东宫妃,以为驰援。又袁绍、曹操齐聚兖州,恐有不利,许其高位,以安其心。”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