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起义计划全部泄露。
东汉王朝闻报后,即行严厉镇压,收捕起义首脑人物。天子刘宏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婿等一干人下狱。
这一突然变故,打乱了起义部署,张角闻知事情败露,为了扭转被动不利局面,当机立断,星夜举兵,决定提前举行起义。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
蛊惑众人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
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因起义军以黄巾缠头为标志,故史称“黄巾起义”正式爆发了。
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是穷苦农民与世家豪强矛盾激化的结果。而汉王朝外戚、宦官争权,宦官与外戚两大集团,交替专政,买卖官爵,朝政日渐腐败。加上地方豪强,大量的兼并土地,农民民不聊生,赋税日趋沉重,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阶级矛盾高度激化。小规模的农民战争,此落彼起,连绵不断。在此之前,已经多次爆发过小规模的起义,但均遭到东汉王朝的无情镇压。
黄巾起义爆发后,声势十分浩大,史称“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黄巾军主力,分布在三个地区:首领张角,他的弟弟张宝和张梁他们率领义军主力,活跃于冀州地区,在北方形成中心。
张曼成自称“神上使”,带领黄巾军,活跃在南阳地区,形成南方地区的起义中心。
波才、彭脱等人率部转战于颍川(郡治在今河南禹县)、汝南(郡治在今河南汝南东北)、陈国(郡治所在今河南睢阳)一带,成为东方地区的革命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