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影响,对东亚文学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启示作用。
认识到柳敬亭的用意并不代表能推测出整本小说的全部后续发展,或者说恰恰是因为这种线性叙事的手法运用,才导致大家对剧情的无法预料。
《水浒传》能和《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以及《西厢记》并称“六才子书”,自有其独特的之处。
而且除了叙述手法的创新运用之外,本书在人物塑造上也独具匠心,比如随着鲁智深的出场,读者的目光迅速被这位角色吸引。
“仗义疏财、锄强扶弱,洒脱不羁,自由自在,即便古庸生这本书可能走《三国演义》那类史书小说的路子,但鲁智深的侠客气质跃然纸上,后面大有可为。”
北大黎教授追完《水浒传》的最新连载之后,在个人博客上做了简短而精确的评价。
实际上,黎教授已经放出话,他会逐一关注古庸生将放出的那一百零八位人物,瞧一瞧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胜任“主角”这个重担,同时也为《匠录》和网络上正流行的那个赌约做个裁判。
黎教授的做法很快引起其他高校教授学生们的兴趣,于是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开始加入到“裁判”这个行列。
一时间,专业、业余两股读者都开始追评《水浒传》,一场民间自发的、盛大的追书活动火热开展起来。
八月底,《匠录》连载中鲁智深的故事告一段落,花和尚的人气格也凝聚完成,黎教授给出“绝妙人物”的评价,其他专家学者也高度认可了这位人物的塑造,认为他是目前出场最为夺目的角色。
9月1日,作协发布通告,12月将举办由文化部牵头,由作协主办的第一届国家文学创作奖励大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