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课下来,他只能听懂一半的内容,即便到了现在,也仍旧不能畅通无阻、完完全全地听完一节课。
不过,这一个月的重回学生生活让他切身体会到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成功人士自始至终有着学生情结。
曾经,他和很多人一样,质疑那些名利双收的人为什么还要背着书包去做学生,直到后来看到金庸先生八十多岁高龄仍旧去剑桥大学攻读学位,才若有所感。
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一直在进步的人才会一直渴望求学,因为越是进步,越是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另一个就是,经历了社会的复杂、倾轧、勾心斗角、互相使绊之后,由衷地想感受一下稍微纯粹的人际关系,感受一下功利心尚不浑浊的积极向上和朝气蓬勃。
因为是《老人与海》和《哈利波特》的作者,柳敬亭在mit偶尔也能靠刷脸过关,不过名牌大学也有自己的骄傲,学院内诺奖获得者以及作家不是什么罕见生物,柳敬亭在这座学园行走,除了偶尔碰到的中国留学生礼节性地打个招呼之外,绝对没有被追星的困扰。
然而,不追星不代表不八卦,那些天之骄子或许不会高喊着冲过来找柳敬亭合影签名,但是他们会在脸书或者推特上“随意”地挂出柳敬亭的照片。
“今天在xx地方碰到一个眼熟的人,大家看看认识吗?”
女生则是把柳敬亭当做远背景自拍一张挂出去,然后说:“啊,突然发现,后面那个人好像是中国的魔法男孩!!!”
“柳敬亭现身mit”的消息不胫而走,照片传到国内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柳敬亭躲到麻省去了。
……
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