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看谁水平高就是。”韩朔语气中带着一丝恶作剧。
“你不会写一篇恶搞的文章吧?”
“哈哈,我其实想写一篇动物园运动会的童话故事,但后来想想,这么写,把你和水安都骂进去了,只好放弃了。”
柳敬亭笑着说:“你可以把这篇文章发到你的杂志上。”
“你这么说,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好主意,要不我们两一起发布一则约稿启示,就说峰会现场如果出现质量比较好的作品,可以酌情录用,给千字千元的稿酬,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柳敬亭一边答应着,一边为韩朔的恶搞的天分点赞。
于是,就在网上一溜烟讨论西湖论剑的文会时,《原上草》和《匠录》同时挂出约稿函:
“为响应峰会号召,本刊决定将录用峰会当天质量上乘的作品,并给与作者千字千元的稿酬。”
这则约稿启示看上去郑重其事短小精悍,其实大有文章,首先峰会比文,胜负之数不过就是现场那批人自己评价罢了,没有什么固定标准,也是文无第一;
其次在韩朔的概念里,文坛本就是互相吹捧成风的一个圈子,到时候不论他跟柳敬亭写出什么文字,大家都说不好,那也就是不好;
最后,有了这则征稿启示,韩朔和柳敬亭等于有了一个退路,他们的文章可以不为现场人待见,但是他们可以互相称赞对方的文是“质量上乘”从而录用,等于还了那些人一个耳光。
这就是柳敬亭觉得韩朔反应快的原因。
韩朔和柳敬亭的约稿函发出来之后,唐斐随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