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他」,就是最高的智慧与力量,那个不可知的力量——是全文的权威。在此,我并非暗示「他」是任何一个宗教的神,我认为「他」更接近于道,或者是不可知的力量。
二,攻受没有爱上对方。表面上,楚兆春似乎爱上樊梦,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楚兆春与樊梦象徵两类面对命运的人:楚是个懒惰的的人,他认为人要及时行乐,既然不能反抗命运,何不享受一下,顺其自然,可以说他乐观,可其实他比樊梦的态度更消极,一早认定命运不能改写,再以此放沉溺的藉口;樊梦则是渴求自由的人,不甘于受到任何力量的束缚,可是正是这种「必须获得自由」的慾望束缚着他,令他看不清楚全局,他的精神是脆弱的,反不如楚般坚强。到了最后,楚的心态仍是行乐,樊则仍要与命运对抗,执意不肯服从,但理智上已经绝望。
关于《春梦》中的「他」,有很多解读方式,以下我只写我想讲的两个。
第一个解释,「他」是指命运、自然的法则,这是就《春梦》的文本世界去讲,也就是对于楚樊二人而言,「他」是不可抗的命运。
第二个解释,「他」是指作者,也就是我自己跟一切阅读过这文的人:
「至此,我更觉得『命中注定』的缘分是可怕的——它是一种专权。这种所谓缘分与浪漫无关,它是由一个没有人见过的『他』所决定。歷来经典爱情都是由『他们』主宰:梁山伯爱上祝英台这个不男不女的人;贾宝玉怎么偏要爱上林妹妹,否则就意难平?无论是梁山伯或贾宝玉,大家都没有选择,他们的一言一行,皆出于作者决定。作者逼角色从某些行为中得到快感,又逼角色相信某些结局代表幸福:幸福变成一种种符号,只要有某些象徵物或象徵性的场面,就指向幸福:被爱人亲吻会得到快乐、一个本来百般虐待女主角的男主角忽然略施温柔,女主角就从施捨得到幸福……
没错,作者就是『他』,观看文本的人是『他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套剧,有些剧格外受欢迎——名人演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