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总统阁下。请问这也是你的意思吗?我是否可以认为,贵国拒绝参加调停?”朱尔典隐隐带着些怒气向袁世凯质问道。
这个时代世界头号强国的威慑力还是非常大的,见到朱尔典有气恼发火的迹象,袁世凯连忙说道:“公使阁下误会了,我国并没有拒绝参加调停的意思。只是,您得理解,我国中央政府总得要向全国民众有所交代的。”
现在王默率领沂蒙自治联军夺回青岛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如果北京中央政府参加调停,反而没有收回青岛的话,那袁世凯就不是被全国民众的口水淹死这么简单了,整个北洋政府怕是离下台也不远了。
朱尔典也明白袁世凯的顾虑和为难之处,因此脸色稍缓,说道:“大总统,就我个人而言,我是非常愿意支持贵国中央政府收回胶州湾租借地的。只是,调停具体会有什么成效现在也说不好,我更是不可能给出什么承诺。不过,有一点我得提醒大总统阁下,如今王默那个地方军阀在贵国民间的威望已经隐隐要超过贵国的中央政府了。就在刚才,你府门前的卫兵,对王默可都是钦佩万分。”
朱尔典到底是地道的中国通,知道从国家大义和利益方面是无法动摇袁世凯了,于是就从王默的威胁上着手劝说。
果然,这话正中袁世凯的软肋。别的什么且不说,王默对北洋集团的统治的威胁是实实在在,而且是迫在眉睫的。
随着王默不断对洋人作战,他在民间的威望可谓是日渐高涨,已经有不少人憧憬着王氏父子取代北洋集团,带领中华民国走向复兴强盛的前景了。
想到这,袁世凯的脸色有些难看,王氏父子的确是很大的威胁,尤其是现在王浩山已经率领川军荡平了南方各省的民党,真正有实力和北洋集团分庭抗礼了。
然而,杨度却是对朱尔典的挑拨十分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