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联络妥当,只需发出信号便可举旗反正。”
“驻泸盐务巡防营有哥老会的袍哥兄弟帮忙控制,随时可以参加革命。”
“川南永宁道炮兵队不是我同盟会会员,就是心向革命的官兵,只要有反正命令,必定第一时间起事。”
“泸州城内陈、王、陆、李等乡绅皆表示愿意给我革命军筹钱筹粮,起义成功后,他们也答应愿意为新的革命军政府出力。”
房间内众人纷纷汇报自己前段时间的工作,可谓是硕果累累,泸州城上上下下几乎都被他们渗透策反了。现在的泸州城就像是熟透的桃子,与其说是举旗起义,不如说是接收易帜更为妥当。
“还有个人必须警惕小心,我曾经让人暗示过永宁道台刘朝望,但他始终态度不明,似乎并不心向革命。万一他聚兵顽抗,终究是个麻烦和变数。”邓希龄有些担忧地说道。
黄方冷冷一笑:“这种满清的死忠走狗,杀了干净。他就算是永宁道台又如何,泸州可用之兵几乎都被我们渗透控制了。届时满城皆反,区区一个刘朝望又岂能回天。”
杨兆蓉摇了摇头:“刘朝望毕竟是永宁道台,能不杀还是不杀的好。最好是能劝说他反正,如果他不愿意,那我们就逼其反正。有刘朝望这个道台在台面上,我们光复永宁道其它地区会容易许多。”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毕竟这也是有先例的,武昌起义中黎元洪不就是被枪指着脑袋当都督的吗?革命党人虽多仁人志士,但大多声名不显,难以聚拢地方抗清。这个想法的确有点天真,以至于被各方利用,从而篡夺革命胜利果实,但却是这个时代大多数革命青年的纯真想法。
“富顺镇那个王浩山也可能是个麻烦,我多次派人前去劝说他参加革命,率军归属重庆蜀军政府,却都被其找各种理由推脱了。”邓希龄主要职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